娇小TEEN乱子伦精品_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_亚洲内射少妇AV影院_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

English
當前頁面: 首頁 > 關于金準 > 新聞資訊

新生兒感染致死,金準炎癥二聯檢(IL-6 & PCT)助力快速診斷

2019-07-07

感染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炎癥性疾病。感染所致的各類疾病在新生兒中十分常見,以感染性腹瀉、流行性感冒居多,嚴重的則導致敗血癥、膿毒癥,這也是新生兒為常見的死因之一。及時有效鑒別診斷感染性疾病,加強抗生素應用規范管理顯得尤為重要。

今年4月,廣東某醫院5例新生兒感染死亡;

2008年陜西某醫院8例新生兒感染死亡;

2009年天津某醫院5例新生兒感染死亡;
......

以上事件均由醫院管理不善導致的院內感染,時隔多年,此類嚴重事件重現,我們不禁要問,醫療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慘劇,類似事件未來還會發生嗎?

為了杜絕此類感染事件的發生,醫院必須加強管理、預防感染,除切斷傳染源外,還應建立相應的感染監測手段,做到一旦發生感染,我們能快速診斷感染類型,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

感染診斷過程中,除體格檢查和臨床癥狀外,感染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檢測同樣重要。《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指標》中“抗菌藥物治療前病原學送檢率”以及《重癥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》中“ICU抗菌藥物治療前病原學送檢率”,均明確提及微生物培養及降鈣素原(PCT)、白介素6(IL-6)等生物標志物。在使(shi)用抗菌藥物前,醫生(sheng)需關注PCT和IL-6送(song)檢情況。

  PCT有效區分感染類型  

多種臨床路徑中,如感染性腹瀉、流行性感冒、兒童感染性心內膜炎、敗血癥、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、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,PCT都是必檢項目。

PCT檢測的優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:

①產生早(感染后2~6h明顯升高,12~24h時達到峰值);②可區分感染類型,尤其是細菌感染。[1]

《膿毒癥與膿毒癥休克國際處理指南》建議動態監測PCT的水平以縮短患者使用抗生素療程,但新生兒的血量少,采血困難,難以用傳統的方法進行動態監測。

針對這一問題,目前市場上已有值得信賴的末梢血PCT檢測產品可供臨床選擇。僅需手指的一滴血(約20~25μL),即可快速得到結果,不僅減少患兒痛苦,節約采血時間,更便于PCT水平的動態監測,幫助醫生及時診斷,實時判斷病程以及預后。

IL-6利于早期診斷,快速響應療效

炎癥發生后,IL-6率先生成,2h即達[敏感詞],感染未控制時,IL-6會持續高表達[2]。相比PCT的24h半衰期,IL-6半衰期僅有1h,故在感染控制后下降更快、幅度更大,有利于臨床確認感染程度和療效。

但IL-6檢測的缺陷是對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癥的區分能力不強,比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腫瘤及術后、燒創傷等應激反應中也會顯著升高。

IL-6聯合PCT鑒別G-/G+菌的能力優于PCT單項檢測,是未來臨床的重點。

  PCT聯合 IL-6,價值幾何?  

1、「IP」聯檢利于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

新生兒48h內PCT有生理性升高,不易判別是否感染;而IL-6無生理性升高,與PCT聯合檢測診斷更為精準。《感染相關生物標志物臨床意義解讀專家共識》[3]指出:多個指標的聯合檢測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,可提高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率和預后判斷價值。

2、「IP」聯檢提高醫院抗生素病原學送檢率

近年來[敏感詞]發布各種限抗令,嚴控藥占比,貫徹“能口服不肌注,能肌注不輸液”原則,但感染類疾病精準而及時的臨床診斷和預后都是較為困難的,有時為了盡快緩解癥狀和挽救生命,醫生會經驗性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。

PCT、IL-6作為抗菌藥物治療前病原學檢測指標,可反映抗菌藥物使用的規范性,有效輔助臨床感染診斷,遏制耐藥,避免抗生素濫用。

誠如《感染相關生物標志物臨床意義解讀專家共識》所指出的:沒有一個生物標志物是[敏感詞]敏感又[敏感詞]特異的,不能單憑某個生物標志物的改變來診斷疾病。

我們知道,在醫院做檢查時,采血大都是靜脈采血,對成年人來說尚可,但是兒童血管細,依從性差,一般至少2ml的采血量對于兒童尤其是新生兒來說也是不少的血量,所以兒童很多檢測盡可能采用末梢血的方式,例如指尖、耳垂采取少量血液。目前市場上已有末梢血PCT產品,對于兒童感染檢測極具優勢。金準生物于2017年取得了[敏感詞]個末梢血PCT快檢注冊證,以量子點的方法學檢測,準確便捷。

當下,通過聯合檢測,及時有效診斷兒童感染性疾病,加強兒童抗生素應用規范管理,具有非常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。愿每一個新生兒都能平安離開醫院,開始健康的人生!




  附(fu):近(jin)兩(liang)年“限抗(kang)”相(xiang)關文件  



2018年《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》,其中針對兒童感染治療:



2019年《[敏感詞]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》:



參考文獻:
[1] 降鈣素原急診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組. 降鈣素原 (PCT) 急診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[J].中華急診醫學雜志, 2012,21(9):944-950.
[2] Reinhart.K. et al. Markers for Sepsis Diagnosis:What is Useful?Critical Care Clinics.22 (2006) 503–519.
[3]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.感染相關生物標志物臨床意義解讀專家共識[J].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,2017, 40(4):243-257.

微信公眾平臺

官網二維碼